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而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发生。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有:

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喉、气管与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导致狭窄或梗阻等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肺炎、肺脓肿、肺不张等肺部疾病。

2.胸膜、胸壁疾病,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严重的胸廓畸形等。

3.神经肌肉疾病或者药物导致的呼吸肌麻痹、膈运动障碍等。

按临床表现的特点,肺源性呼吸困难分为三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因上呼吸道、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异物或肿瘤等引起呼吸道狭窄、梗阻所致。特点是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吸气费力,伴有干咳或高调的吸气性喘鸣音,严重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即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所致。特点是呼气时间延长、呼气费力,常伴有哮鸣音。见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因广泛性肺部病变、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使呼吸面积减少所致。特点是吸气和呼气均费力,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一)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病变广泛使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低效型呼吸型态: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狭窄或肺气肿有关

3.焦虑或恐惧:与呼吸困难有关

护理目标

1.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

2.能进行有效的呼吸活动

3.情绪稳定情绪,焦虑减轻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环境与休息:保持病房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诱发哮喘的因素,如室内湿度过高、存在过敏原(尘螨、花粉、刺激性气体等)。病情较轻者可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逐步提高肺活量;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减少探视,保证充分的休息,以减少耗氧量。

(2)调整体位:患者宜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设置跨床小桌供患者伏桌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增进食欲,防止便秘。

2.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

对张口呼吸、痰液比较黏稠者,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3次,注意补充水分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气道分泌物较多者,协助翻身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氧疗

氧气疗法是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的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氧疗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缺氧严重但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给氧;缺氧并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给氧方法和浓度。

4.心理护理

5.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等,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剂,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6.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注意呼吸频率是加快还是减慢;呼吸深度是加深还是变浅;呼吸节律有无异常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浅而快;肺性脑病时则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如潮式呼吸、间停呼吸。

(2)观察呼吸困难与体位、活动的关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多在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或坐位时减轻,大量胸腔积液时取患侧卧位可减轻呼吸困难。

(3)密切观察呼吸困难的病情变化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观察伴随症状: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心悸、发热、发绀及神志变化等。

(5)观察患者的意识、面容与表情的变化,有无发绀和球结膜水肿等,以及胸部体征的改变等。

7.呼吸训练









































哪治白癜风最好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ysbj/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