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急诊科EICU(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心电监护仪突然黄灯闪烁并发出了刺耳的报警声,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心室颤动波(最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常导致患者心脏停跳,甚至死亡)患者出现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不能触及颈动脉博动、呼吸停止、面色及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快来人,病人需要心肺复苏”!值班医生王芬发现了病人的病情变化,立即发出了抢救指令。
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闻讯赶来,在急诊科主任王小石的指挥下,按照“心肺复苏抢救预案”迅速开始抢救病人。医生王芬和张康丽交替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赵明进行呼吸气囊人工呼吸,护士长王晶迅速把气管插管箱和呼吸机准备到位,并指挥护士王慧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张蕾建立静脉通路、闵江萍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嘱指令……“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准备心脏电除颤”!科主任王小石冷静而有条不紊的发出一道道抢救指令。经过三次电除颤,患者心律转为房颤心律,但意识和呼吸尚未恢复,“赵明医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王芬医生调试呼吸机参数准备机械通气;抽血急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心肌酶、心梗三项、肝肾功能;碳酸氢钠ml静滴;亚低温治疗仪脑保护”,临床经验丰富的王小石主任再次下达指令。
这不是急诊演练,这是9月22日11时许,急诊科抢救病人真实的一幕。
时间拨回到半小时前
值班护士接到求救电话,78岁的张奶奶被人发现昏倒在路边,5分钟后我院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经过病情评估和现场处置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我院EICU进行救治,经过心肺脑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张奶奶逐渐恢复了意识和自主呼吸。就在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之时,张奶奶又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经过齐心协力的抢救,张奶奶于12小时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并脱离呼吸机,72小时后转至急诊科综合病房继续救治。但由于张奶奶患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房颤、心力衰竭、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贫血、肺部感染”等病症,医院住院治疗,此次急性发病更使原本羸弱的脏器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随时会再次出现心脏骤停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需要给予患者精心的治疗和高质量护理。针对此情况,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的医护救治小组,主管医生王芬负责医疗工作,病区主管护士张蕾负责护理工作,每天医护一同查房,及时沟通病情和治疗护理要点,敬业的护士对患者不敢有一丝懈怠,一刻不离,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变化,规范地对患者进行导管护理(中心静脉导管、胃管、尿管)、口腔护理、翻身拍背等护理操作,耐心地对张奶奶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主管医生王芬每天对张奶奶仔细认真地查体,嘘寒问暖,更是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张奶奶病情得以控制并逐渐好转后顺利出院。
医院决策者高瞻远瞩地将院前急救(急救车出诊)、院内抢救(EICU)、综合治疗(急诊科综合病房)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无缝链接,缩短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体系应答时间,不仅前期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期的序贯治疗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专业的医疗保障。张奶奶的成功救治不仅是我院“及时、有效、序贯”的急诊急救体系理念的贯彻,也是综合救治,急诊先行的良好体现。
在此次救治过程中,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忙而不乱、沉静有序,是和无数次的实战演练密不可分的。我们这支医院最危急的医疗任务,愿我们用敬业和执着、智慧和爱心,构筑最危急、最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岛”,当好先行者,给予她们生命的希望。
(撰稿:张蕾王小石审稿:吴朝清编辑:袁方)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能根治么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