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现场直击报道二为何胸痛患者突发大量胸

由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办,心在线承办的“北京心脏论坛”第二期于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在下午的病例专场中,医院冯宏达医生汇报了一例阵发性胸痛、心包积液、血胸病例。无诱因心前区闷痛49岁男性,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半月余,加重2小时”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后背刀割样疼痛,无放射痛,多于睡眠中及静息状态下发作。疼痛持续数分钟到1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2小时症状再发,程度较以前加重,伴心悸、大汗、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厥1次。既往患者有高血压半年余,血压最高达/90mmHg。发现中到大量心包积液,血压下降患者于急诊测量血压最低值为32/20mmHg,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床旁心脏彩超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下后壁)、左心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为51%。心包积液(中到大量),后心包深约18mm,左室外侧心包深约17mm。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双上肺纹理模糊,心影饱满。发病2小时的cTn-T为0ng/ml。考虑患者为“ASC、心源性休克?”予以多巴胺维持血压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后,行急诊PCI。术中见LCX近中段20%-30%狭窄,LAD、RCA未见明显狭窄,血流减慢,TIMI2级,考虑“冠脉痉挛?血栓再通?”未予特殊处理。患者术后1小时出现剧烈心前区疼痛,血压54/40mmHg,心电图示除AVR导联之外广泛ST段抬高(图)。及时调整多巴胺用量,吗啡3mg对症治疗,ST段很快回至基线,疼痛缓解,考虑冠脉痉挛,予以地尔硫卓片口服+替罗非班静点。PCI术后发现大量血性心包积液床旁胸片提示“心外形增大、心衰、肺水肿?”症状缓解时心电图大致正常。急诊床旁UCG提示大量心包积液,复查考虑心包填塞,于床旁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抽出血性积液约50ml,停用替罗非班静点。出现大量胸腔血性积液1小时后,患者再发胸痛,床旁胸片及超声检查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其内可见血凝块,不除外主动脉夹层。血管增强CT未见明确夹层。胸腔引流术引出0ml血性积液,血色素进行性下降,予以输注红细胞。主动脉夹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心包炎?此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心包积液病理显示,可见呈巢状分布的核异质小细胞,不排除肿瘤细胞。考虑该患者心包积液的原因可能为主动脉夹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心包炎?患者医院,建议手术去除血胸凝血块。手术所见表现符合肺错构瘤,予以切除,病理回报显示,符合肺腺癌表现。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肺腺癌伴胸膜及心包转移、左肺下叶错构瘤、继发性血胸、心包积液、高血压”。为什么患者突发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冯宏达医生分享了他从这个病例中得到的启示:在病因未明确前,应尽可能作心包穿刺和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反复穿刺,误诊病例中多数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行心包穿刺;要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尽可能进行肿瘤相关检查;当两病并存时,不宜轻易作出诊断,应仔细鉴别。原发于心脏和心包的肿瘤很少,多为间皮瘤。绝大多数恶性心包积液是转移瘤所引的,其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最为常见,其他还有胃肠道肿瘤、肉瘤、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胸腺肿瘤、肾癌和宫颈癌等。肿瘤已成为心包积液的首要原因。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将肿瘤性心包积液诊断为其他性质的心包积液。医院李虹伟教授针对该病例提出几个问题——该患者的酶学始终不高,这一点,在做造影之前是否考虑到?另外没有看到全导联心电图表现,因而为何考虑诊断ACS?有何依据?特别是,患者在PCI术后出现了大量胸腔积液,这与手术操作及使用抗凝药物是否有关?冯宏达医生答复道,手术操作对术后血色素的持续下降有一定关系。医院陈步星教授提出,为什么患者突然出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与第一次心包穿刺不顺利有关。陈教授以自身经验为例,认为应尽量避免在床旁进行心包穿刺。医院华琦教授认为,该病例为后心包积液,穿刺难度确实较大,应在UCG指导下进行。医院许玉韵教授认为,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存在心包积液基础上应用抗栓药物,积液量肯定会增加。最终,许教授解释了该患者出现胸痛表现的原因,他认为是心包脏层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胸痛。否则,该患者的胸痛表现与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刘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hyz/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