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

(原文来自网络)

外科引流:

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常见的引流管:

1.脑室引流管

2.胸腔闭式引流

3.胃管

4.腹腔引流管

5.硬膜外引流管

脑室引流

是经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出体外。

1.引流的目的:

①迅速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

②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促进病人康复;

③监测颅内压。

2.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①脑室引流袋的固定

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在放于床头的下头的下面,引流管应悬挂固定在高于侧脑室10~15㎝(平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②严格无菌操作

枕上垫无菌治疗巾,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每天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接头处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引流袋,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注意伤口敷料及各衔接处敷料干燥,发现敷料浸湿时应考虑引流管漏液或阻塞,要及时检查和处理。

③密切观察

病人表现:包括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及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剧烈疼痛、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引流装置及引流液:

(1)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观察脑脊液性质、颜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脑室出血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尿管等。每天口腔护理两次,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定时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留置尿管者保持外阴清洁,每天膀胱冲洗及尿道口消毒两次。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避免病人过分用力,以防引起继发性出血。

5.拔管

脑室引流不宜时间过长,一般持续引流3-5天,通常不超过一周,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拔管前一天先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观察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重新放开引流管,报告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覆盖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抬高床头30°,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防止脑积液渗漏

胸腔闭式引流

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1.引流的目的:

①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

②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③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2.适应证

急性脓胸、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大手术后、张力性气胸。

3.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

4.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①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

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

为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②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

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cm.过长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ml,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刻度。

③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引流管是否扭转、被压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液体时,注意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作记录。

由于开胸手术会有气体在胸腔残留,加上肺段切除或肺裂不全行肺叶切除后造成肺段面漏气,术后病人在咳嗽、深呼吸后会有气体自引流管逸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均可自行愈合。

对于有严重漏气现象的病人不要鼓励病人咳嗽,以免使肺段面愈合时间延长,不利术后早期拔管。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少于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观察胸内负压,随时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随着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残腔缩小,手术后48h、72h负压波动范围多为1~3cm水柱,结合胸部X线片,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考虑拔管。

④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应积极采取措施,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右旋动引流管,使之通畅,如仍不通畅,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⑤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⑥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⑦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褥疮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⑧如患者病情好转,呼吸改善,引流管无气体逸出,报告医生,夹管24小时照片复查,考虑拔管。

5.拔管指证

①生命体征稳定。

②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③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ml.

  

④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冬季拔管要注意给病人保暖,拔管前嘱病人深吸气,然后摒住以免拔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拔管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以防气体进入胸腔。

为防止气胸复发,拔管前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40ml加四环素0.5g,诱发胸腔内无菌性炎症使胸膜渗出,脏、壁层粘连,此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给予对症处理,同时鼓励病人不断更换体位。

  

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广德昌

我们的使命

致力于提供专业的重症与呼吸医学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帮助医务人员减轻病人痛苦帮助医务人员减轻病人痛苦







































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hyz/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