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年全球有万人罹患结核病,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仍是全世界的首要传染病杀手之一,而耐多药结核病的扩散给结核病的诊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原菌不断排出毒素物质,使机体的营养状态受到损害,导致中毒和全身性反应,机体长期不规则低热,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蛋白质丢失过多,可出现负氮平衡,可累及包括脂肪在内的整个身体组织。
同时,在结核病活动期,全身毒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将影响患者的摄入量而增加丢失量,使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患者极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淋巴细胞减少、萎缩,机体容易遭受感染,同时因缺乏病灶修复所需的纤维蛋白、多糖和弹性纤维等综合基质,使对病原菌的包围和病灶的修复发生延缓,在肠结核这种表现更为明显。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胸腔积液及腹水中大量的蛋白质丢失,而结核病灶修复也需要蛋白质,加重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如不及时补充,可影响整个机体,最终导致恶液质的发生。而且,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蛋白血症使抗结核药物载体缺乏,不能保证抗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疗效。因此,结核患者除了必需的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营养补充对疾病的恢复亦很重要。
二饮食原则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充足矿物质、多饮水:即保证每日至少进食g主食、g蔬菜、g水果、1个鸡蛋、ml奶、~g肉、50~g豆制品及1.5L水。
1.能量能量的供给对于结核患者来说应稍高于正常人,一般以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在毒血症不明显,消化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按每千克体重40~50kcal的能量供给,全日能量达~kcal为宜,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疾病的消耗。但结核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量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kcal左右。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人体内发挥免疫功能的抗体、白细胞和淋巴组织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优质高蛋白饮食可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因此,蛋白质是保证结核病营养治疗的第一要素。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占总能量20%,或按每千克体重计算,给予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千克体重1.5~2g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质来源于乳类、蛋类、鱼类、肉类、动物内脏和豆制品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和钙质,患者应每天食用~g,但不超过g,对于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选择舒化奶或酸奶。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足够,食量不足,不利于保护肝肾功能,摄入量一般不加限制,但是结核患者伴有糖尿病时,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每天应限制在~g左右,其中应包括一部分粗粮。
4.脂肪结核患者对脂肪的摄入量以适量为原则,每日摄入量在60~80g。尽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防止血清脂质升高,同时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来调节饮食有助于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烹调用油控制在每日25~30g为宜,宜选择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亦可应用橄榄油、山茶油、亚麻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调制凉菜。
5.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结核患者的恢复有密切关系,而且结核患者体内维生素B和C含量往往降低,这与结核病灶消耗了大量维生素B、C有关,故结核患者的膳食中也要添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而某些矿物质对于结核患者修复病灶及疾病恢复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维生素A:长期食用高蛋白膳食,维生素A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且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肝脏中维生素A的储量低下,也需要加以补充,维生素A还可增强上皮细胞抵抗力。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是动物肝脏、鱼肝油、奶制品、蛋黄等;维生素A原的良好来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红心红薯、南瓜、西红柿等。
(2)维生素D:长期采用高蛋白膳食易出现负钙平衡,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鱼肝油、蛋黄、海鱼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经常晒太阳是人体获得廉价维生素D3的有效来源。
(3)B族维生素:有促进食欲、健全肺部和血管的功能,且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高能量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供给量应明显增加。维生素B1和B6还能减少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是杂粮、瘦肉、动物内脏、豆类、坚果等,维生素B6的良好来源是白色肉类、肝脏、豆类、坚果类。
(4)维生素C:具有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加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等作用,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5)钙:能维持多种生理功能,尤其对结核病的康复很有帮助,病灶钙化是结核病痊愈的形式之一,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钙质,奶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重要的钙来源,建议结核患者每日食用牛奶~g,除提供丰富的易吸收钙外,还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除奶制品外,豆制品、绿叶蔬菜、海带、紫菜、虾皮等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6)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备原料,结核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咯血、贫血、低蛋白血症者更应该增加铁的摄入。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
1)非血红素型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占膳食中铁总量的绝大部分,但其吸收率仅3%~5%,甚至更低。
2)血红素型铁: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虽然膳食中血红素型铁占较少部分,但其吸收率远远高于非血红素型铁,一般血红素型铁的吸收率为20%~30%,血红素型铁的良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
(7)镁:镁对神经系统和心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正常功能,对于结核患者尤其是骨结核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镁的良好来源是绿叶蔬菜、粗粮、坚果等。
6.膳食纤维和水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防止消化不良和避免体内废物积聚的必要措施。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避免大便秘结,防止因排便而引起咯血。除肠结核患者外,其他结核患者每天应供给一定数量的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必要时可选择膳食纤维制剂,每天补充10~20g为宜。
三合理选择食物(一)宜用食物
1.优质蛋白质食物牛奶、酸奶、鸡蛋、新鲜鱼虾、瘦畜禽肉类、豆浆、豆腐等。
2.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粗杂粮、小白菜、油菜、西葫芦、番茄、冬瓜等。
3.含钙丰富的食物乳类及其制品、小鱼、虾米、坚果类、黄豆及其制品、芝麻酱等。
4.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
5.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粗粮、薯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二)忌(少)用食物
1.患者合并有肝昏迷或肝昏迷前期、尿毒症、蛋白质代谢异常等禁用高蛋白饮食。
2.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期间,不宜用牛奶送服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药物,会妨碍药物的吸收,甚至降低药效。奶制品应与抗结核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
3.抗结核化疗初期,应避免食用以前未食用过的异体蛋白食物,防止出现过敏症状。同时,用药过程中不要食用组胺含量较高的鱼,原因是异烟肼为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异烟肼的患者体内因缺少大量有效的单胺氧化酶将组胺氧化,易造成组胺大量蓄积,引起中毒症状。
4.禁酒。抗结核化疗过程中饮酒更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得肝脏的解毒和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酒还能扩张血管,有引起咯血的可能。
5.油炸、油腻食品易加重抗结核期间肝脏的负担,妨碍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宜少食。
6.刺激性的食物应不吃或少吃,如辣椒、八角、茴香、桂皮、胡椒、葱、姜、烟熏和干烧的食品等。
四食谱举例结核病患者一日参考食谱
五膳食营养干预/指导方案举例某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男,46岁,身高cm,体重60kg,食欲欠佳,食量一般,伴有低蛋白血症及贫血,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正常。
(1)求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身高(cm)-=-=70kg。
(2)体型评价:理想体重70kg,实际体重60kg,低于正常体重14.3%,属于偏瘦型。
(3)计算全日能量供给量:70×(35~40)=~kcal,因患者食量一般,故目标喂养量为kcal,患者食欲欠佳,在正常饮食基础上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达到目标喂养量。
(4)确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供给量:
碳水化合物供给量=(×55%)÷4=g
蛋白质供给量=(×20%)÷4=g
脂肪供给量=(×25%)÷9=68g
(5)全日饮食内容:安素g、主食g、鸡蛋1个、奶制品g、蔬菜g、瘦畜禽肉类75g、鱼虾类g、豆制品50g、水果g、坚果15g、烹调油25g。
(6)餐次分配:
早餐:主食50g、鸡蛋1个、安素52g;
加餐:水果g;
午餐:主食90g、蔬菜g、豆制品50g、瘦畜禽肉类75g;
加餐:坚果15g、安素52g;
晚餐:主食90g、蔬菜g、鱼虾类g;
睡前:奶制品g、安素26g。
摘自《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主编:王陇德马冠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