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探照灯
今日热点(点击查看)
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万玛才旦《气球》原著小说出版,“文学共同体书系”面世
......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共产党人的精彩故事和无私奉献为文学的书写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11月22日,于上海作协举行的建党百年系列研讨之“红色起点”系列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说。上海是一座活的近代史的矿区,也是一座革命历史资源的富矿,如何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予以深度挖掘和立体呈现,是摆在上海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于今年5月推出的“红色起点”首批六部作品,则是作家们以笔墨和情怀共同写就的答案。研讨会上,12位专家对六部作品分别“把脉”,并探讨当下报告文学中红色题材书写的开阔面向与更多可能。
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晶明看来,上海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曾拥有“东方巴黎”“冒险家乐园”等等称谓,在这五光十色中,有一种颜色是红色——“在今天,上海的红色需要强调、强化和真实地还原,红色精神需要放大,文学在这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自年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发起了“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项目。在已完成的第一季创作中,六部纪实文学《白纸红字》《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年代》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重要活动与事件。“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文学界也有责任为此做自己的书写和记录,做文学的回顾和总结,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套作品是比较早、比较成系列和成规模,能拿得出手、有分量的收获。”阎晶明说。
今年9月,“红色起点”第二季已经启动。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表示,“红色起点”将于明年“七一”前推出新一批的作品,其中多个选题已经进入资料整理和创作阶段,“首批作品内容涵盖广泛,用文学的书写为中共早期奋斗的历史留下了生动画卷。这项创作工程将继续推进,并扩展延伸到党的光辉奋斗历程的其他阶段,从而有力带动上海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和纪实创作的总体水平。”
参观二大会址时,何向阳曾在一面墙上见到“平民女校”四个字,许多人之前对于存世一年不到的平民女校的印象,也仅仅停留于此,“杨绣丽《巾帼的黎明》的问世,深化了我们对于这所女校的认知”。历史纪实的框架之下,文学书写如何展开?以此书为例,《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