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医院~
上个月,47岁的苏姨因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不能缓解,来到了广州医院肿瘤科就诊。因其整体状态欠佳,医师建议其住院治疗。入院后,苏姨的胸闷气促持续加重,并且心率一直偏快,情况不容乐观,医生为其完善胸片、B超等检查之后发现,苏姨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等情况。
综合病情来看,苏女士右乳恶性肿瘤5年余,目前已经合并肺、骨转移,同时也存在化疗后骨髓抑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情况,病情复杂且危重,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经过肿瘤科专家充分的讨论以及缜密的分析后,医生当机立断,决定在原有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展心包穿刺以减轻心脏压迫,同时迅速联系了B超室的张展东主任,张主任立即调派科内超声经验丰富的戴志兵副主任医师参加手术。戴志兵副主任医师为苏姨进行床旁B超引导行心包积液穿刺并置管引流术,成功引出淡黄色心包积液ml,随即又在B超定位下顺利进行了右侧胸腔穿刺并置管引流术。通过两个科室的专家们的通力协作,最后成功把苏姨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后来,苏姨在经过了数天的抗感染、提升血小板、纠正电解质紊乱、提高免疫力等中西医治疗后,病情稳定并顺利出院。
什么是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由于各种病变(主要包括肿瘤、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心力衰竭、感染和肾衰竭等)造成心包腔内液体迅速增加。当积液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心脏受压,舒张期心脏充盈受阻,回心血量和心脏输出量都会明显下降,若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会危及生命。
心包积液应该如何治疗?
心包穿刺术是治疗心包积液的常见方法,是经过皮肤将穿刺针穿入心包腔,用于抽取心包积液、积血,或心包内给药,从而诊断和治疗心包疾病的临床操作技术。
以前,临床医生通常是在B超室进行心包定位后,再回病房以一种近乎“盲穿”的方式进行心包穿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心包穿刺的风险较大。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革新,现时已经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术,此项技术可以实时选择最适当的穿刺部位、方向和角度,评估积液量,准确地进行心包穿刺,了解穿刺后的状态,监测治疗效果,大大的降低了穿刺的风险。
文/肿瘤科梁洪江
编辑/宣传发展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