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病魔来势汹汹
年5月,一向身体健康的高姐突然感到胸闷、咳嗽,有点像感冒,习惯了忍耐的她本打算自己随便吃点药,过了几天明显的感觉越来越严重,在丈夫的催促下,医院医治,CT检查显示有胸腔积液,在输了2天抗感染药以后,病情反而愈发严重,甚至已经无法下床,医医院治疗。来医院,高姐被安排了一系列检查,最终得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肺部恶性肿瘤,而且已经发生了多处转移,再加上心脏的并发症,病情十分的凶险。医院检查,也才一周多的时间。主治医生对高姐的丈夫说,病情发展的太快,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尝试性的治疗,如果家里的经济情况一般,治疗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根据以往的经验,类似的病例很难撑过6个月……高姐家在安徽亳州,和丈夫一起在南京打工,是很普通的人家,平时夫妻二人都觉得自己身体还算健康,也没出过什么大病,没想到,一来就是这样的大病。高姐的丈夫瞬间觉得眼前一片黑暗,高姐才只有43岁,还没有享过什么福,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呢?峰回路转,燃起重生的希望
见到高姐的丈夫,是在刘主任的办公室里,这时高姐在合肥刚刚完成了第二个疗程的治疗,准备出院回家。回想起当时下定决心将高姐用救护车从南京转到合肥就诊的情景,这个略带腼腆、皮肤黝黑的男人,似乎是做了这辈子最艰难的一个决定。看到高姐在一天天恢复,心中的石头也渐渐的落了地,燃起了重生的希望。想起那几天黑暗的日子,高姐的丈夫不由得有些哽咽,为了能够找到治疗高姐的方法,他找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终于在一个做医生的远方亲戚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刘主任。当时高姐的身体情况已经很危急,医院并不建议转院,经过了无数思想的斗争,狠下心决定用救护车把高姐从南京转到合肥。给他带来如此的决心和信心的,是刘主任多年来无数成功由危转安的病例。“现在看来,当初真的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也非常感谢刘主任,愿意承担风险给高姐治疗”高姐的丈夫说。开始接受治疗以后,高姐和丈夫便回到了亳州老家,高姐的丈夫说:这次来合肥复诊之前,心里非常的忐忑,虽然高姐已经能够自主的活动,吃饭也比之前好多了,但是,体内的肿瘤到底怎么样了,心里还是没底,生怕再次听到坏消息。值得高兴的是,这次回来的检查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各项指标都在恢复,而且肿瘤也在缩小,心中难掩的激动。与死神赛跑,精准和高效至关重要
“重症面前,效率就是生命。快速的找到病因,找到直达病灶的解决方案,才有挽救生命的可能”,刘主任说道,“这也是精准治疗的意义所在。”对于像高姐这种重症的病例,我们之所以能够将她从死亡线的边缘拉回来,能够逆转病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精准治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不同,精准治疗首先是对肿瘤进行分子病理的检测,由此来确定肿瘤在分子层面的分型和诊断,然后再针对性的给出治疗方案,而治疗方案更是结合了国际化的基因云知识库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再融合了国内的肿瘤治疗指南和规范,这事实上摆脱了传统的治疗方案中,根据经验来进行“试药”的过程,大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效果,既节约了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成本。”初次接触到“精准治疗”,是因为几年前的一个肿瘤晚期的患者,刘主任回忆说,当时他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工作的同学跟他提到了精准治疗治疗肿瘤的效果,他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也不太相信,后来由于患者家人找他寻求帮助,他亲眼看到了奇迹的发生,本来已经“无药可医”的患者,如今已经又活过了5年!其实“精准治疗”在国外已经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美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而在过去的几年间,刘主任接触到因精准治疗而受益的肿瘤晚期患者不计其数,这也让他更加坚定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目前,刘主任团队正在联合中科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探索“精准治疗”更广泛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高姐出院前,刘主任又到病房去看了她,嘱咐她一定要有信心,“对于肿瘤病人,特别是对于晚期的肿瘤病人来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对肿瘤病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