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透析患者胸闷气短不一定是心衰,小心这个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34/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7岁,8年前确诊「尿毒症」,于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胸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黑朦、意识障碍,无呕吐、腹泻等不适,夜间可平卧休息。

入院前2天于外院查NT-proBNP.6pg/ml,CK、CKMB正常,血钾3.4mmol/l、钠.3mmol/l,心电图大致正常,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胸闷、气短有所减轻,但仍有发作,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患者睡眠不佳,3个月前患者因外伤致左侧小腿骨折,保守治疗,不能独立行走,一直于家中卧床休养。

入院后检查结果

体温36.2°C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对答切题。颜面无水肿,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常规:红细胞4.03*/l、血红蛋白g/l;生化:肌酐umol/l、尿素24.1mmol/l、钾3.4mmol/l、钠.3mmol/l;CK、CKMB、TnT均正常;BNP(博适)pg/ml;甲状旁腺激素.5pg/ml。

胸CT:双肺间质纹理增多,两肺背侧磨玻璃密度影,考虑肺血坠积效应,心包积液少量。

心脏彩超:EF62%,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功能改变。

心力衰竭

慢性透析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第一时间我们会想到患者合并了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和评估依赖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和功能检查。

在透析患者中,影像学(如心电图、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NT-proBNP、BNP、TnT等血液浓度受肾脏排泄降低的影响其标准异于一般人群)往往缺乏特异性。因此心衰的诊断基于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证据。

图片1:心衰的诊断[1]。

图片2:超声心动图心衰诊断标准[2]。

该患者有胸闷、气短症状,查体未发现心衰的相应体征,EF≥50%,BNP、NT-proBNP升高,彩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改变,符合HFpEF诊断。

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脱水,积极控制血压,依姆多口服、异舒吉静脉泵入扩冠等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未缓解,仍间断发作。

患者胸闷、气短发作当时可平卧休息,监护提示窦性心律,心率约62-75次/分,血压波动于-/75-88mmHg,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多次查心电图大致正常,无动态变化,心脏彩超未发现心包积液,胸部CT未发现胸腔积液,难道患者存在心肌缺血?

进一步完善冠脉CTA检查,结果回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LM起始端可见钙化性斑块,管腔轻微狭窄,发出LAD和LCX。LAD:近段可见钙化性斑块,管腔轻微狭窄。近段壁冠状动脉。LCX:中、远段多发钙化性斑块,管腔轻微狭窄。RCA:未见狭窄及斑块。)

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且发作频繁,但无心衰阳性体征,化验检查结果无严重心衰证据,冠脉CTA提示无明显冠脉狭窄,难道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进一步请心理科会诊后考虑患者存在焦虑,给予阿普唑仑、唑吡坦改善睡眠,黛力新抗焦虑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

焦虑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焦虑症是广泛性焦虑症(GAD)(7.3%),其次是恐惧症(3.1%)、惊恐障碍(1%)和强迫症(OCD)(0.6%)。两项相对较新的印度研究表明,焦虑症的总体患病率分别为10.8%和10.7%。

因此,焦虑症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根据其独特的临床特征,焦虑症可分为三类:①忧虑/痛苦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②恐惧症——恐慌症、恐惧症;③强迫症。

老年人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正是这种脆弱性使他们患焦虑症的风险增加。在详细记录老年人焦虑病史时,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zd/12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