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门诊第1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开业了!“明医门诊”今天正式开业了今天的明医门诊为各位明医带来的是“我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消息一经发出,收获了来自许多医生分享的经验。那么请在最后选出您觉得最贴合临床的经验。我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是将军。“将军”是大黄的一个别名,我为什么直书将军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大黄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从《本经》对大黄的论述可知大黄有利尿的作用。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曾有一病例:70余岁的女性因长期喘咳入院,用了所有能用的止咳去痰平喘的西药,始终效果不好,一问小便赤红涩量少,大便不通,遂处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大黄用了10克。结果服药两次后当晚尿湿了六条裤子,随后大便也通了,咳喘也减轻了。说明在特定情况下大黄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如果把大黄炒炭则会减少它的泄下作用,注意哦,只是减少,炒炭的大黄同样有泄下作用。大黄炒炭主要是用于肝气郁结阳明轻度郁结用行气药效果不佳,没有泄下指针的患者,疗效确切。大黄还能治疗偏痛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其中治疗偏痛的就是大黄,胡希恕老先生常用大黄治疗偏痛,在此便不在赘述。俗语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生动的体现了大黄的价值。胡编:马医生对于大黄的运用可谓生动且贴合临床。大黄利尿的作用,站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的角度来看,是否是他能通后窍,以恢复三焦气化,故能通前窍?炒用轻下阳明郁结,在治疗很多失眠和胃病中又有很广泛的运用价值。地黄,性温和,而顺,主归肾经,属水性,生而滋阴不寒,熟而滋阴不热。补肾强身,而延年。肾为先天之本,调先天,则后天得固,得以生生不息胡编:从地黄运用的历史延革来看,更多地还是强调生地偏寒,故可滋阴凉血,如犀角地黄汤;熟地偏温,故可配补阳药以生命门火,如胃关煎。红景天,这味“高原人参”药,补而不滞,补而不燥,乃清补之良药,更有多种功效,既补气又清热还活血,既止咳还安神,我最喜欢用它治疗老年人的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胡编:红景天,其助心行血(即具有补气行血的作用)用于肺经瘀虚的痤疮,以及心火不能下注于胞宫的女性闭经也有很好的疗效。在门诊上开处方我最常用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无毒。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经验:1:悬饮证(胸腔积液)常与葶苈子、川椒、瓜蒌、大贝等配伍。2:肿瘤根据病灶不同位置,常与桑黄、八角金盘、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木鳖子等配伍。3:瘿气(甲亢、甲状腺囊肿)常与黄独、皂刺、槐籽、大贝、枣仁等配伍。4:瘰疬(淋巴结核)常与元参、僵蚕、牡蛎、大贝、蜈蚣、穿山甲等配伍。5:眩晕(高血压、高血脂)常与生山楂、生何首乌、水蛭、姜黄、郁金等配伍。6.小儿湿疹也可以用。夏枯草的用量,一般30-60克左右。长期服用酌加党参,白术以健脾。胡编:老师关于夏枯草的运用,总结的十分详细。胡编无话可说。(抱拳)但是老师的这个头像,怎么让我感觉怪怪的?我最常用的是香附。它疏肝理气,为妇科调经要药。“百病气所生”,升降出入的气机是人存在的标志和必须,所以我最爱用这个药。不少古今名家对此也有阐述,同道中人可参。胡编:香附为妇科要药,这是毫无疑问的,上海沈氏女科的经验就是强调舒肝理气应该贯穿与妇科调理的整个过程,而香附便是其中较优的选择。但关于气机的升降出入,香附在其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老师其实可以再深入地剖析一下。个人从中药中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为海螵蛸,海螵蛸味咸,性温,主要归肝肾经。其具有制酸止痛,固精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临床上个人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每次常用剂量为30克,严重可用到50克,往往有明显的制酸效果,其胃酸过多常可导致胃痛,海螵蛸可以起到止痛效果。此药还可用于男性遗精,早泄疾病,可以起到固涩精液。女性白带过多,每每用海螵蛸30-40克,可以起到止带功效。以上为个人临床上对胃病,妇科病,男性肾虚疾病常用药物。此药物阴虚患者慎用,剂量不宜过多,长期使用可引起大便干结。胡编:海螵蛸在治疗胃病中,除了其制酸止痛的作用,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便是其护膜的作用,常与白芨,三七配伍。我最常用的药物是薏米!这个药物是健脾利湿的好选择,对于很多消化不良,湿气困脾,痰湿,湿热的病人都有良好的效果!胡编:老师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1+1=2吗?投票前三名将获得神秘礼品,这周错过了明医门诊的老师,不要着急,下周我们继续!
指甲异常与全身性疾病大到恶性肿瘤小到核心马甲线塑腿健身操腿部不够紧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zd/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