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艾灸治百病

艾灸、拍打、松筋三种方法是有效、简单、安全的自然疗法,应该普及到每个家庭。

下面是两篇网络文章:

悬灸利水神效之法油麻菜

经朋友推荐,在深圳遇见了Y医生,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壮实的西北汉子,曾经是一位肝癌晚期,肿瘤达5.7公分出现严重腹水,被医院判死刑的病人......一个半截入土的人,是如何靠中医自救,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回世间的,让我非常好奇。

“最初只是腿肿,11月底大概是22-24日早上起来双脚发木腹胀如鼓,尚未在意,如厕起来才发现双腿肿已达膝腹部已肿大发亮......震惊之余非常非常发愁:腹水是个危险的信号,腹水不能消散俺距离地狱也就一步之遥,自己发呆想了很久想起寿世保元里的灸法利水,决定一试其效。下午五点开始烤水分的,烤了一个多小时,发现肚子开始咕咕地响,这是一个气机通达的好兆头,继续悬灸,腹胀开始减轻,此时更加认真的烤。那天我烤了九个多小时直到凌晨三点多睡着......等到醒来是次日中午,腹水居然一次性消散得干干净净,我大为惊异,赶紧吧此法交流给相同的患者试用,谁知用一个好一个,只是时间不同:大概三五天内,腹水皆可消散......”

“Y兄,拜托,赶紧把这招悬灸之法写出来,跟大家分享!”说这话时我心里又狠狠地痛了一下,眼前出现了我父亲严重腹水时,医生在他的腹部开了一个口,不停引流抽水的画面。

“知无不言!”西北汉子笑得很爽快。

以下是Y医生推荐的悬灸利水神效之法,大家分享:

以艾条悬空而灸是谓:悬灸

悬灸部位:上三下四重点乃上三!!

所谓上三下四乃是两个穴位:水分气海。简单取穴方法:以无名指置于肚脐眼食指按的那个位置即水分。以食指置于肚脐眼,小指按的位置即气海。

具体艾灸操作方法:点着后艾条距离穴位大概5厘米左右烤之即可。烤一会儿吹掉积灰继续悬灸。

悬灸时间:每次至少两支艾条!!愈久愈佳。

注意事项:一.距离,火候,不要灼伤起泡。患者神经不敏感,烤的时候把手指放在患者穴位边,手指能接受就继续。二.注意不可落灰。灰烬温度很高,一旦落到皮肤上即会起泡一旦起泡就不能继续操作咧三.若腹水汹涌肚皮已发亮,下四暂时不能灸。只能大力而又非常谨慎地求助于上三。等上三开始起了疗效,再慢慢求助下四。等到腹水散去大半再狠灸下四,强心阳。这过程必须5天内完成,不可懈怠而迁延。

四.如果火候掌控得好,当天至少散去一半。疗效出不来其实原因很可能是火候没控制好。所以请操作者一定悉心静心精心一点点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五.此法操作得好,5天内可以散尽腹水,5天后若是腿脚已无水肿,则加足三里一次烤半支艾条,引火毒。六.如果有上火症状出现,可在足三里扎一针,或少商放血。出针时摇大针孔,不闭针孔。七.若是胸腔积液患者,此法亦可行,另在后溪、内关针刺,大泻。八.预备一支美宝烧伤膏备用,防止烫伤起泡。

腹水出现是一个信号:脏器机能开始严重衰败。到了一定程度,利水药物往往只能增加内脏负担而不能起一点点利水作用。内科临床医生几乎都明白这一点:腹水--一个极危险的信号。悬灸之所以能消散腹水其实只是一点点增强了自身水运机能而已。所以想消散重度腹水,就凭你的细心、悉心、耐心慢慢灸吧。心肾功能失常有可诱发腹水产生,每一个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水液潴留发生。所有水液潴留皆可上三下四悬灸之。胸腹腔积液、下肢水肿、阴水阳水,悬灸皆可适用。功夫只在火候之掌控上做文章。建议大家好好玩好这两穴位,教给自己每一个亲朋,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医,有一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自救。

另:仲晨医生建议:火针合谷、三里、外关、委中、委阳、悬钟,缓解并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有特效!

一定别忘了把艾灸神阙、关元作为治疗重病的救命法

经常可以看到有良心、有责任的同仁呼吁把艾灸神阙、关元列为临床急救技术。医院去做,因为艾灸不赚钱,十把艾灸的利润可能还没有一瓶抗生素的利润高,一车皮的艾灸的利润可能抵不上一支欧美进口抗癌液,不是百万富翁的老百姓们,再当今这个理论很美好,现实很冷酷的时代,但我们一定要自己学会爱自己,否则,傻,怎么爱自己,学会艾灸,就能爱好自己,如果自己亲人有病了,在采取常规的治疗时,别忘了艾灸一下神阙、关元列也许更能够救他们的命!

有一个发出呼吁、拯救艾灸的医生说,他在临床上曾多次介绍用艾灸抢救病人,并屡试屡效。

他说:“一次是一位癌症晚期合并肾衰无尿的病人,医院第二天就被治死了,心跳血压都没有了,医生要求拔掉抢救的管子,家属不同意,此时我建议请针灸科艾灸关元穴试试,家属照办了,结果做完两小时艾灸后病人苏醒,还能打电话了。

另一次是一位肝癌转移破裂的病人,在医院里抢救三天,连发二次病危通知,他得知后建议使用艾灸神阙、关元进行抢救,结果请来针灸科医生艾灸后,病情马上好转。后来又出现了病情反复,医院又发出第三张病危通知,我还是建议继续艾灸,并调整了中药,病人终于又一次脱离危险。”

从这位医生的经历中,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艾灸神阙、关元抢救病人,远胜于现代医学的所谓高科技。但是,鄙人同时也认为,这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这就是为什么不先采用艾灸等非药疗法治疗,而是先采用医药疗法,只有在病人没救了时才想起艾灸呢?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几千年前的《医学入门》一书说:“凡病,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须灸之”。说的对不对?我认为不对,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因为它的临床路径颠倒了!

明明已经知道“针药之效不如灸疗”,却要先用针药折腾病人,不行了才启用灸疗,这不是临床路径颠倒的天大错误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这么久的临床路径错误呢?一言以蔽之,钱字作怪,因为艾灸见效快,收费低嘛。

正确的临床路径应该是:凡病,必先用灸疗,针药辅之。这样会给病人减少多少痛苦和花费啊!会给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和谐和福利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从新》中也说:艾叶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说:“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曰“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即艾灸肚脐壮阳)。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乃是直指人心之举,艾就是爱。艾灸时的那种温暖舒适通畅的感觉,的确像母爱的感觉一样。

患者的体质以虚寒居多,心理情绪以缺乏关爱居多,因爱生恨,阴寒恶毒积聚的也不少,这些人太需要爱了,也就是太需要艾灸保健治疗了!让我们都来积极推广艾灸吧——让世界充满艾(爱)。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病的首要作用。他说:“医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

针灸大师周德安教授曾经参与凤凰卫视著名女主播刘海若车祸后的康复治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用针灸使频临植物人状态的刘海若起死回生。周老还曾谈到他诊治过一位严重女性尿潴留的病人,该患者已经74小时未尿,医院时是家人用担架抬上来的。目测膀胱区域发亮,积尿严重。来之前,患者在医院就诊,经人工导尿无效,遂诊断必须手术切除膀胱,改为人造膀胱排尿。无奈之下,患者儿子找到周老求医,周老在众目睽睽之下,仅用7壮艾绒隔盐灸神阙穴,不到10分钟时间,这位要动手术切除膀胱的患者尿意频发,还未来得及抬到洗手间就已尿满病床,成功地解除了病人的危机和痛苦,使患者一家感激万分,直呼救命恩人。

在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书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述:有一次他应邀去为一位缩阳症患者会诊,恰逢患者发病,危急之下,他令患者卧床解衣,然后用手中的烟头对准其关元穴着肤火灼,约2秒钟即解除危险。之后再用汤药治疗,3剂而愈。

医院黄金昶老师,曾在博客中叙述了他以艾灸神阙、关元为治疗手段的一次成功抢救经验,他说:

“有一次我医院会诊,患者为胆囊癌大量腹水发热患者,在我就诊时因痰滞喉间引起昏迷、休克已经4小时,手足冷,血压下降,主管医生该用的药都用了,丝毫无好转迹象。我面对患者苍白的脸和家属焦急信任的目光,决心用艾灸治一下。由于一时无法找到无烟艾条,就用艾卷熏治神阙、关元,仅仅灸了20分钟,护士就来阻止了,因为烟雾太大,怕引起火灾,坚决不让灸治,我们只好在外面休息室休息。不一会患者儿子来告知,患者已苏醒,呼之能应,手足渐温,并把防火感应器用塑料纸包好,建议继续灸。再灸治20分钟后护士又来阻止,只好再次停下来,继续休息。同时在省城药店继续寻找无烟艾条。大概十分钟后,家属高兴地来告知患者睁眼了,可以听懂别人话语并表达自己意见了,手足能伸缩。11点时找来6根无烟艾条,继续灸治,患者两眼有神了,手足温了,停用升压药后血压正常了,血氧饱和度即使在吸痰时仍能在92%左右,心率由原来的95次/分左右降到86次/分左右,呼吸也由原来的34次/分,降到26次/分左右,一切变得平稳了。看来灸治成功了。

遗憾的是,如此神效的艾灸抢救治疗,却遭到医学临床的忽略,医院很少储备艾灸器材,即使有人实施艾灸抢救时,他们不看效果,反而极力阻挠,置病人生命危险于不顾,真是太缺乏医德良心了。”

黄金旭老师还在博文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医院一位医生,其母亲病危抢救无效,心电图已经变成直线了,别人劝其放弃,但这个医生极其执着,继续坚持艾灸神阙穴,4个小时后,患者苏醒,之后又生存了很长时间。”

古人曰:“常灸神阙穴,万病会自灭”。

艾灸如此好,不知医院,为什么不“把艾灸神阙、关元作为临床常规救命法、治病法和保健法”呢?不说,大家都知道。









































涓纰熺硸閱嬭悵鍗滅毊鍚冨嚭鑳冭偁鐐庡ぉ鐑簡鍑夋媽鑿滆
鑽簵鐨勮繖浜涜嵂渚垮疁鍙堝ソ鐢ㄤ絾搴楀憳缁濆涓嶄細鎺?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zd/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