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杜楠带领的团队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对7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别采用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和单纯胸腔内化疗,其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50.67%。且毒副作用减轻。相关研究在欧洲和美国学术期刊《OnologyReports》等上发表。美国教授点评认为,恶性胸水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该研究从胸水发病机制方面为恶性胸水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胸腔灌注治疗
胸腔灌注治疗属于一种选择性区域性精准疗法,通过胸腔内注入常规抗癌药物以提高胸腔内癌灶周围药物浓度、增强对癌细胞毒性作用、减轻全身毒、副作用。根据胸膜腔解剖生理学特点和胃肠道癌细胞播散、转移规律而相应采取的胸腔内化疗是预防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手段,较以往采用的外周静脉化疗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然而,反复的胸腔内化疗或IL-2等药物是通过对局部胸膜的药物刺激,诱发胸膜化学性炎症,所致胸膜的纤维化和粘连,控制胸腔积液的有效率可达50%,但也影响了以后化疗时药液在胸腔内良好扩散和吸收,而影响疗效。
对于放疗和化疗无效的、且有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肿瘤性胸腔积液,同时无气胸、肺不张、粘连广泛伴包裹性积液,心肺肾功能及体能状况尚可的病人,可以做胸膜固定术,其机制也是通过诱导胸膜化学性炎症,所致胸膜的纤维化和粘连。一般滑石粉治疗胸腔积液让部分患者受益,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剧烈胸痛、发热、气体交换受损、间质性肺炎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大多数患者胸痛可经止痛药物治疗缓解,目前我国不生产也不销售可供用于胸膜固定的医用滑石粉。滑石粉喷撒术需要以全身麻醉为代价,而且滑石粉只能将胸膜快速粘连,达不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用于胸膜固定术1个月内平均成功率达到84%。
近几年发现肿瘤细胞可以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强,导致大量胸腔积液,目前认为VEGF是是导致恶性胸水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而恶性胸水是影响晚期肺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和独立的预后因素。
贝伐珠单抗(VEGF单抗)精确结合VEGF,使现有肿瘤血管退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降低新生血管渗透性,有效控制肿瘤的同时,减少胸水含量,而且胸腔灌注贝伐珠单抗,其相关毒副作用极轻。
新研究——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
医院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杜楠带领的团队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对7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别采用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和单纯胸腔内化疗,其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50.67%。且毒副作用减轻。相关研究在欧洲和美国学术期刊《OnologyReports》等上发表。美国教授点评认为,恶性胸水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该研究从胸水发病机制方面为恶性胸水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约占75%-80%,其中50%以上的患者出现恶性胸腹腔积液,预后差,病死率高,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左右。长期以来,治疗恶性胸腹水主要采用反复穿刺抽液或胸腔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其效果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不适症状而不能改善生存质量,且反复抽液会导致体液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量丢失,诱发胸腔积液快速增加,导致病情恶化,全身状况进一步变坏。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均证明,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可靠、安全、可行,为晚期恶性胸水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近几年他们采用腔内肿瘤热灌注治疗系统联合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恶性胸腹水,使得在原有疗效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腔内肿瘤热灌注治疗系统利用恒温加热系统将加入化疗药物的液体加热至41~44℃,并利用密闭系统使液体在积液腔内进行反复循环,既可以使患者在较为舒适的情况下实现癌细胞的高效率杀伤,又避免了过度高温造成的烧、烫伤和种种不适,可以保证循环液体最大面积地作用于体腔,有效歼灭体腔内游离的癌细胞和残存的微小癌转移病灶,对于提高恶性肿瘤的整体疗效,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具有积极作用,联合抗血管生成疗法可将恶性胸腹水控制率提高到90%左右。相关研究在今年美国学术期刊《Medcine》发表,这项技术适应于各种癌性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简介:记录新闻事件,展示专家风采,分享健康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媒体发布平台。
选题通联:中心传真:
预约挂号
简介:在线挂号,现场取号。打开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