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慢性阻塞性疾病1.病理生理COPD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持续性气流受限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或胸闷,可见呼气性呼吸困难。
(2)体征:视诊可见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肺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下界下降。
3.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主要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小于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要条件。
4.治疗(1)支气管扩张剂:是目前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茶碱类药物。
(2)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反复加重的患者,联合长效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3)祛痰药: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氨溴索等。
(4)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合理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低流量吸氧,给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一般为28%~30%;禁用中枢性镇咳药物,避免加重呼吸道阻塞,导致病情恶化;有脓性痰、痰量增加时,可给予抗生素;对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酌情运用祛痰剂。
★考点2支气管哮喘1.临床表现(1)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是其典型症状,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可自行缓解或经平喘药治疗后缓解。有些患者没有喘息症状,以胸闷或咳嗽为唯一症状,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
(2)体征: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呼气相延长,广泛而散在的哮鸣音。
2.肺功能检查。
3.诊断标准符合1~4项或者4、5项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哮喘、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②PEF昼夜波动率≥20%。
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4.治疗(1)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给药三类。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
(2)β2受体激动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其中SABA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用药。LABA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
(3)茶碱类: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仍为目前控制哮喘症状的有效药物。
(4)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为常用药物。
(5)白三烯调节剂:作用机制为控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
(6)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和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考点3支气管扩张症
1.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并随体位改变而加重;反复咯血;反复同一部位的肺部感染。临床上也有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的“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2)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部固定的局限性粗湿啰音。部分长期患者可伴有杵状指(趾)。
2.辅助检查高分辨率CT为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3.治疗对于反复咯血患者,少量出血可给予口服云南白药,中等量者可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大量者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治疗适应证为:①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者;②反复大量咯血,经休息和保守治疗不缓解者。
★考点4肺炎球菌肺炎
1.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常有受凉、淋雨或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有畏寒、寒战、高热,体温迅速上升到39℃~40℃。可有患侧胸痛、咳嗽,痰少,痰中可带血,典型者咳铁锈色痰。
(2)体征: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病变累及胸膜时,听诊可有胸膜摩擦音。
2.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G为首选,一般患者用量为80万单位,每8小时肌注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唑啉等治疗。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热退后3天停药。
★考点5葡萄球菌肺炎
1.临床表现起病大多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寒战、高热,体温常高达39℃~40℃,呼吸急促,脉搏增快。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大量黄色黏稠脓痰或脓血痰,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早期可无体征,与严重的中毒症状不平行,然后可出现两肺散在性湿啰音,病变融合则呈肺实变体征。出现脓胸时有胸腔积液体征。
2.诊断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可行痰、胸腔积液、血和肺穿刺物培养。
3.治疗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已高达90%,因此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对于MRSA,则应选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合并脓胸时应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插管引流,并注入抗菌药物。
★考点6肺炎克雷伯杆菌
1.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全身衰弱的患者,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典型病例咳出由血液和黏液混合的砖红色胶冻状痰,为本病的重要特征。肺部体征可有病变部位的肺实变征和湿啰音。
2.治疗及早使用有效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初期经验治疗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明确后调整治疗。
★考点7肺炎支原体肺炎
1.临床表现本病在儿童和青少
年发病率较高,起病缓慢,症状有发热、头痛、肌痛、咽痛。阵发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亦可咳少量黏痰。症状和X线表现重,体征常无。
2.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等。以上药物治疗疗程一般为2~3周,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
★考点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此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干、湿性啰音。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P2A2),提示有肺动脉高压。若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肥厚、扩大。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①呼吸衰竭: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甚至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常见体征有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②右心衰竭: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加重,心悸、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常见体征有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2.治疗
(1)控制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引起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致肺、心功能失代偿的常见原因,需积极控制感染。
(2)氧疗:原则应为低浓度持续给氧。
(3)控制心力衰竭:①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螺内醋。②强心剂:应选择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且剂量要小,如西地兰或毒毛花苷K。③血管扩张剂: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肺动脉压有一定效果。
★考点9肺结核
1.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咳痰和咯血。以干咳为主,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
(2)体征: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可有肺实变体征:触诊语音震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细湿啰音。当有较大范围的纤维条索状形成时,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湿啰音。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肺结核影像学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2)痰培养: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
3.治疗
(1)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
(2)主要治疗药物
(注:点击图片可放大图片)
★考点10肺癌
1.组织学分型
2.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扩散途径。
3.临床表现早期无任何症状,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状是干咳、血痰。
4.晚期肺癌征象膈肌麻痹、声嘶、上腔静脉综合征、癌性胸水、pancoast肿瘤。
5.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较早阶段就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很难治愈,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纵横药师考试,指日可待!
下载最好的备考软件,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