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和主管科研工作的黄克武教授将朝阳呼吸的年轻医生集中起来开了一个短会,会议的唯一内容就是鼓励大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重点强调从现在开始就该为申报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做好准备了。也就是说,朝阳呼吸今天吹响了申报国家然的战斗号角。
如果只满足于做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我坚持认为读完五年制医学院本科取得学士学位,以后在工作中接受职业继续教育,这就具备了从医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要求。医生没有义务一定要从事医学研究,但既然朝阳呼吸%的男女老幼医生都先后就读过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医院医院,那么在朝阳呼吸工作的医生就有理由做些研究工作。必须明白,“研究生”这个定义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研究”,而不在于“(学)生”。还必须明白,规范从事日常工作并注重收集数据,本身就可以是“研究”的全部过程,绝对不能认为只有养耗子和数细胞才算为研究。
有人认为,自己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期间开展的是临床研究,从受训背景和发表论文的积累来看,不适宜申报国自然。对于高年资的医生申报面上项目来说,的确有这方面的可能性。依据我的经验,申报面上项目如果不曾发表过直接相关的两三篇或更多的SCI论文,申报书写得再美丽,成功拿下项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这种说法不一定适合于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申报青年项目,因为青年项目的宗旨本来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单独开展研究工作的起步机会,摆明是一种人才项目,不要求申报者必须发表若干篇论文,只要让评委相信你具有一定的受训经历,你的项目具有可行性,你有能力完成申请书陈述的任务,这就差不多了。你不申报,永远没有机会;累战累败、累败累战,最终苍天都会帮你。注意,苍天帮你的唯一前提是,你必须努力工作并取得初步的成绩。
举一个朝阳呼吸今年成功申报青年基金的例子来说明。杨苏乔大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研究工作,全部集中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未曾发表过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她正是在单纯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机制深感兴趣,并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此,题为“AOK1功能性遗传变异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得到评委和基金委的认可,就拿到了青年基金。
评委们都明白,要求年轻的临床医生提出一项高深的基础研究项目是不现实的,那些事是专职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和在读研究生干的。但是,只要你申报的青年基金是从前临床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原来的临床研究论文真实可靠而且质量较高,即使拟申报单研究内容不那么高精尖,中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即使今年不中,说不定正中明年其他评委的的下怀,这不就齐活了吗?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几年前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结核性胸膜炎在内科胸腔镜下都能观察到结核病灶广泛分布在壁层和脏层胸膜表面,这些病灶周围的微小血管全都扩张充血。这就是提示,感染了结核杆菌的胸膜局部的微血管通透性是增高的,血浆成分渗入胸膜腔的量随即大大增多。在此之前,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被认为是由结核抗原引起的迟发型高敏反应。如果朝阳呼吸有青年人在结合胸腔镜观察结果的基础上以“胸膜微血管渗漏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题申报青年项目,只要技术路线合理,试问有什么理由不成功?评委有什么理由毙掉这样的项目?要知道,该项目的完成将补充从前的知识,甚至有可能部分更新这些知识。
我们对年轻的医生强调,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干的。要干的好,必须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医院为医生安排专门的时间用于研究。谁都必须出门诊、查房和值夜班,除非熬到了老资格的年份。几乎所有的医生开展研究都是利用工余时间干的,从事这份职业就该吃这样的苦。
如果你对基础研究毫无兴趣,这也没有关系,日常的诊疗工作从来就具有无穷多的切入点值得你研究。任何一项日常工作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并且肯定能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规范诊治程序,规范地集收据,多多阅读文献,多多思索,少去听卖药课。只要你足够努力,你的周围一直充满着数不清的医学研究课题和论文。
我们今天反复强调,年轻人必须干活—看书—干活—再看书,循环往复,永不终止,如此有何理由找不到研究的切入点?有何理由不能发表好文章?有何理由担心拿不到国自然?
年10月17日
shihu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