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晏雯
通讯员张全录
七旬老人十年前出现胸腔积液,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结核病引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时病灶看上去比较稳定,刘先生没有进行处理。未曾想,沉默了十年的病灶在今年突然爆发,老人胸痛不已,胸腔还出现了类似肿瘤的包块。医院无法处置后,近日,医院医生成功为其“排雷”,并最终确定这颗“雷”,是结核杆菌的兄弟——非结核分枝杆菌。9月28日,老人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老人为医院外科团队送上锦旗(通讯员供图)
77岁的刘爹爹(化姓)说,今年1月,他开始出现胸痛症状,这让他立即想到了十年前就发现的胸腔病灶。
“沉默了十年,怎么突然就爆发了呢?”老人带着疑问,医院就诊了一圈。医生通过CT检查或穿刺活检等手段,给刘先生做了不同检查,检查结果是,十年前的病灶进一步发展,侵犯累及前后胸壁肋骨和软组织,并形成脓肿。
那这个病灶究竟是结核还是肿瘤呢?很遗憾,各种检查、检验都未能给出明确诊断。
几经周折,老人来到医院。该院院长陈先祥、外科主任戴希勇与专家们一起,对老人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科学研判,并形成了腔镜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因为他还患有脑梗、帕金森、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基础疾病,所以术前两个月时间,医生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了全面调理、管控,以满足手术要求,降低手术风险。
近日,医院外科为老人进行了腔镜手术。术中,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刘小玉选择在病灶的新生区域采集标本,因为在该区域的病菌数量多且活跃,更容易在检验中找到确诊证据。手术成功完成,老人的胸痛问题得到解决。
之后,医生根据经验,对采集的病灶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菌定性,最终确定了胸中这颗“雷”,竟然是结核杆菌的兄弟——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灶被成功处理,罪魁祸首被锁定,老人只需在术后服用抗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即可将疾病斩草除根。
刘小玉说,胸腔积液等胸腔疾病,在发病之初就应该及时锁定凶手,如果是结核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处置。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