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浆膜腔积液临床意义

人体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其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病理情况时可发生积液,按积液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为渗透压改变所致;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浆膜腔积液检测目的是为了区分积液性质,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浆膜腔液的采取由浆膜腔穿刺术取得。

参考值

胸膜液:30mL。   腹膜液:mL。   心包膜液:20~50mL。

临床意义

液量   因病情而异,自数毫升至数千毫升不等。

颜色   (1)红色血性:常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穿刺损伤等。   (2)黄色脓性或脓血性: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   (3)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肾病变、肝硬化、腹膜癌等。   (4)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5)黑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   (6)黏稠样积液:提示恶性间皮瘤。   (7)含"碎屑"样积液:常见类风湿性病变。   (8)混浊性积液:见于结核性胸、腹膜炎,阑尾炎穿孔,肠梗阻等引起的腹膜炎等。

3.透明度变化

  积液的透明度常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的数量和蛋白质浓度等有关,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菌、细胞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而浑浊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蛋白质较少,且无细菌而透明或微浑。漏出液清晰或微混,渗出液多混浊。

4.凝固性   漏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甚少,一般不凝固,放置后仅有微量纤维蛋白析出;渗出液含纤维蛋白原较多并有大量细胞和组织碎解产物,可自凝并有凝块出现。5.比重   漏出液比重多在1.以下,渗出液比重多在1.以上。6.镜检   漏出液细胞计数较少,常低于0.3X/L,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间皮细胞;渗出液细胞较多,常高于0.5x/L,红细胞可见于恶性肿瘤、结核;中性粒细胞可见于化脓性炎症;淋巴细胞可见于慢性炎症、病毒、结核感染或结缔组织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by/10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