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超声医生学临床之胎母输血综合征

孕期急症

年即有研究者提出“胎母输血”这一概念,但胎母输血综合征(fetal-maternalhemorrhage,FMH)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胎母输血量也无统一意见。

一、FMH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胎盘血循环由母体-胎盘循环和胎儿-胎盘循环2部分构成[1]。2个循环虽极其接近,但相隔0.mm,并未混合。母体血流和胎儿血流之间以逆流模式相向流动,这有利于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营养和氧气交换。与母体-胎盘间压力相比,胎儿-胎盘间压力更高。因此,95%的孕妇妊娠期间可有0.05~0.1ml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2],进入母体的血液总量少于15ml[2-3],通常不引发严重的母胎症状。但炎症和/或其他病理情况使母胎界面破坏或滋养绒毛细胞损伤[3],可使大量的胎儿血液进入母体,引起胎儿及母体相应的临床表现,即FMH。FMH通常发生在晚孕期或分娩时,多为自发性,少数为创伤性。

FMH的危险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胎儿因素:胎儿发育异常、双胎妊娠等;(2)胎儿附属物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前置血管、绒毛膜癌、绒毛膜血管瘤、脐静脉血栓等;(3)母体因素:腹部创伤等;(4)医源性因素:缩宫素引产、外倒转、羊膜腔穿刺术及绒毛穿刺取样等[4-5]。

二、胎心正弦波的定义与意义当有大量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循环,发生严重的FMH时,可导致相应的母胎症状,如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正弦波、胎儿水肿,即FMH三联征。有研究认为,真正典型的胎心正弦波的诊断标准是:(1)胎心率基线~次/min,伴有规律的波动;(2)变异振幅为5~15次/min(但很少这么大);(3)频率:每分钟2~5个周期;(4)固定的或平坦的稀变异;(5)正弦波波形在胎心基线上下波动;(6)无正常胎心基线变异或反应性区域[6]。但极少有孕妇同时出现FMH三联征。孕妇多因胎动减少或消失而就诊,行胎心监护少见典型的胎心正弦波。在出现典型的胎心正弦波之前,可表现为胎心正弦波与非正弦胎心基线交替出现,即间断性胎心正弦波[7],这是胎儿耐受的早期表现。另外,即使胎心率呈正弦波样表现,也不能直接诊断FMH。这是因为正常胎儿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如胎儿吸吮拇指时,也可出现正弦波[1]。不过,一旦出现任何可疑的胎心正弦波,无论典型的还是间断性的,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应持续行胎心监护,并尽快综合评估,以协助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FMH胎儿贫血性水肿的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当超声发现2处及以上的胎儿体腔异常积液,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及皮肤水肿(厚度>5mm),部分病例可伴羊水过多或胎盘增厚(中孕期胎盘厚度≥4cm),可诊断为胎儿水肿。根据病因,可将胎儿水肿分为贫血性水肿、低蛋白血症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但3种情况可同时存在。胎儿贫血性水肿往往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疾病晚期状态。若各种疾病导致胎儿贫血,在胎儿贫血晚期可出现贫血性水肿。FMH相关的胎儿水肿是大量胎儿血液进入母体后胎儿贫血的晚期表现。因此所有能导致胎儿贫血、继之发生胎儿水肿的疾病,如双胎输血综合征、ABO血型不合溶血、血液系统疾病(如孕妇重型α-地中海贫血,可出现Barts水肿胎,预后较差,多数发生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早期死亡)、细小病毒B19(细小病毒B19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攻击前体红细胞,造成胎儿重度贫血并出现水肿)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都应该与FMH相关的胎儿水肿相鉴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by/12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