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忠,年12月出生,年7月参加工作。年9月因组织调动,到医院工作并担任院长。从医23年来,徐医生主刀大小手术上万台,无一例医疗事故、无一例失败手术,病人满意率、床位使用率﹪,在业内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病患中赢得了较高的口碑。
目前,医院开展的普外、骨科、脑外等多项外科手术他都亲力亲为,成为了医院学术发展的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尤其是开展腹腔镜手术,填充了贫困偏远山区的手术空白,因此有“阿坝徐一刀”的称号。与阿坝相邻的青海、甘肃等地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医,外省患者占了就诊人数60%以上。成为阿坝县人民及周边百姓驱魔解痛的福星,阿坝州、青海、甘肃的藏族同胞亲切的称呼徐康忠是“我们的好门巴”。
“只要病人需要我就必须在他们身边”由于长期病人点名要他做手术,多台手术连续做,徐康忠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肌扭伤,但是徐医生从来不喊疼痛。做完手术后,同事建议他回家休息,然而,他哪里闲得住,他还要等做完手术病人回到病房,亲自观察病人的术后情况。他常说:“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必须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服务”。如果没有徐康忠这类医术高超的“门巴”扎根坚守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就没法通过分级医疗的方式,从基层、从根本上解决老少边穷病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从病人及家属角度看,他们从牧区来到阿坝县,再从县城到成都、州里看病,交通住宿,还有饮食护理,一周下来至少会增加患者数千元的支出;更别说公里的路途,一路翻山越岭、雨雪阴晴,外科患者本来就有病痛在身,颠簸起来更加痛苦;而路医院的挂号排队还有语言沟通等等问题,还有可能延误病情,造成终身的遗憾。
钱不够,他让患者先治疗徐康忠常常说修医德要在强医技之前。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生人或朋友,只要病员需要,徐康忠随喊随到。对待患者从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阿坝县安斗乡派克村的南木戈,因胸闷气紧,在别院检查医生告知右侧胸腔积液,需要做手术,可因家庭贫困及无人照顾的原因,一直未就医。医院的徐康忠,但是由于没有钱支付住院和手术费,于是患者恳请徐康忠暂时开点药控制一下症状。徐康忠当机立断与相关部门商量,先让病人入院治疗。最终由徐康忠主刀下行开胸探查术,手术很成功,术后病情好转。“亲切的笑脸,就是一味对症良药”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徐康忠从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46岁的女患者阿康住院期间一直担心年龄大、术后恢复不好等问题,徐康忠反复给她做思想工作,亲自进行胆囊切除术,如今病人已痊愈。住院7天的时间里,阿康看到的是微笑,听到的是安慰,感到的是满意。此外,徐康忠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