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修改后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修改后)

一、保持密闭

1、不管病人处于何种状态,一定要保持水封瓶的密闭。

、搬运患者时,保持引流瓶和引流管低于胸部,引流管没入液面下-4cm,尽量不夹闭引流管。若无法保证上述情况,应双向夹管后再搬运,但应尽量减少夹闭时间,夹管时若患者出现SPO下降,呼吸困难等,应即刻开放夹闭的引流管,恢复引流,并立即通知医生。

、下床活动时水封瓶要处于低位,水封腔内长管保持直立,下端插至液面以下~4cm。

4、(1)水封瓶被打破或接头滑脱时,对于引液者,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引流管,再行更换。若为引气,则禁止夹闭,应直接立即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瓶,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

()若引流管自胸壁伤意外口脱出,对于引流者应立即用手顺纹理方向捏紧引流管周围皮肤(不要直接接触伤口),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对于气胸者,以密闭的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同时确保气体可以溢出。

二、体位:

1、患者血压平稳后,就应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

、经常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促进胸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利于肺复张。

、病情允许下床活动的患者,要鼓励其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要告知病人或家属水封瓶不能倾斜或打翻,水封瓶内长管要在液面以下,水封瓶要处于低位,一般不超过膝盖部位。

三、妥善固定

1、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后,各连接处要固定牢固,重点观察三处(引流管与皮肤、引流管之间、引流管与引流瓶)。

、引流管与胸部皮肤是用缝线固定,要经常观察缝线是否脱落,在病人用力咳嗽以及翻身活动时,可以用手保护缝合的地方,以减轻张力,避免管道脱出。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牵拉、打折、扭曲、受压。

4、水封瓶接引流管处连接牢固,不易脱落,各管路连接正确,水封瓶应该固定于水封瓶架上,保持水封瓶低于患者胸部水平以下60-cm。

四、保持引流通畅

1、引流管放置位置要正确,根据不同的引流目的选择合适的位置,引流积气放置于锁骨中线第、肋间或是腋中线、4肋间;引流积液放置引流管于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仔细观察引流管与胸壁连接处情况,特别是改变体位时避免牵拉而使引流管脱出胸膜腔外,引起引流不畅。

、引流管的长短及粗细要合适,长度一般都为cm左右,过长死腔太大,不利于引流;过短,翻身活动时容易牵拉,引流管易脱出。

4、引流管避免牵拉、打折、扭曲、受压。

5、遵医嘱连接负压吸引,利于引流通畅,根据医嘱调整负压大小,存在负压时能观察到负压瓶内有气泡溢出,负压大小可以从负压瓶内水柱高度观察到,一般压力维持在(-8~-1cmHO)。

6、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通过观察水封瓶内长管中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可请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一般来说,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正常范围是4-6cm,如果波动过大,说明死腔过大,存在肺不张;波动微弱,提示引流不畅,引流通畅情况下,不推荐常规挤压管,若观察到血凝块或碎屑堵塞且引流不畅时,可以挤捏堵塞处以尝试疏通引流管,若挤压仍未通畅,则不应再挤管,立即通知医生。

7、呼吸功能训练: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促使肺充分膨胀,利于引流液的排出和保持引流通畅。

五、观察与记录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频率、节律、咳嗽时有无气泡溢出等,准确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a气胸——无色透明气泡,深呼吸和咳嗽时更加明显,随着带管时间延长,气泡量逐渐减少。

b液胸——黄色浆性,随着带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c血胸——暗红色血液,逐渐变浅,而且量逐渐减少。

d乳糜胸——白色乳糜状液体,

e术后——4小时内引流液呈鲜红色,以后逐渐变浅红色,不易凝血。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ml/h,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每小时出血量多于-00ml且连续小时,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皮下气肿,若气胸或引流管不断地排出大量的气体时,禁止夹闭。

、水封瓶每4小时更换,标注更换日期及时间,记录引流量。

4、观察胸壁管口周围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皮下气肿以及皮下气肿的范围及程度,并做好标记。

5、置管期间做好管路固定,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做好评估,并正确填写非计划拔管单。

六、预防感染

1、保持装置的无菌,在更换引流瓶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污染瓶内密闭部分。

、引流瓶4小时更换一次,如引流液过多或引流瓶污染要及时更换。

、保持引流管与胸部皮肤相连处敷料清洁干燥,并观察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发现敷料污染要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4、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瓶应低于患者胸部水平以下60—cm.,下床活动时在膝关节以下。

七、疼痛护理

1、带管过程中避免牵拉引流管,患者用力咳嗽以及翻身活动时,用手保护缝合的地方,以减轻张力,缓解疼痛。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以减轻胸壁活动而引起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八、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位。

、经常取半卧位患者每班仔细评估骶尾部皮肤,观察有无压疮的发生。

、指导患者及时变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期受压。

九、心理护理

1、患者由于插管引起的疼痛、活动受限制和对疾病不了解,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态度,适当给予安抚。

、列举类似成功的病例,让患者取得战胜疾病的信心。

、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取得患者的配合。

十、拔管护理

1、拔管指征:一般术后7小时,无气体、液体排出,或4小时内引流量小于ml(脓胸、乳糜胸除外)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X线示肺膨胀良好,即可拔管。

、协助拔管:a、指导患者深呼吸,屏住一口气,在深吸气末进行拔管。

b、迅速用无菌凡士林纱布与厚敷料封闭胸腔,必要时胸带加压包扎。

、拔管后观察:a、拔管后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对比拔管前后血氧饱和度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b、观察胸壁切口处有无漏气、渗血、渗液以及皮下气肿,观察皮下气肿面积有无扩大,程度有无加重。

c、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掌握X线复查结果。









































北京白癜风网上医院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jbby/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