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呼吸困难是一种极为不适的感受,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都发生改变。呼吸困难在肿瘤患者中非常普遍,发生率约为20%-70%,特别是在胸部肿瘤,肿瘤晚期以及癌症终末期。呼吸困难目前被认为是最令人困扰的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生理/社会/经济/心理/精神/整体功能等各个方面显著下降。
诊断和评估
一般而言,肺功能检查时相对正常的数值不能排除呼吸困难。此外,没有哪一个评分量表可以概述呼吸困难的全部症状,对呼吸困难的筛查应包括使用数字评分量表和呼吸困难量表等进行综合评估。
患有慢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包括诱因,呼吸困难的模式和严重程度,对于反复发作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询问呼吸困难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病因和诱因。
病因
临床中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见于如下情况。
1.肿瘤侵及肺部因阻塞不同级别的支气管,引起通气功能障碍;
2.肺栓塞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引起呼吸困难;
3.肺部感染肿瘤本身释放细胞因子,粒细胞缺乏,免疫抑制状态均可影响肺通气及弥散功能;
4.放射性肺炎肺组织受到放射线损伤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包括急性期渗出性炎症反应和慢性期的广泛肺组织纤维化;
5.胸腔和心包腔积液胸腔积液会导致肺不张,心包填塞会导致肺水肿;
6.双侧膈神经麻痹肿瘤进展侵及膈神经所致,通过测定站立和卧位时的潮气量以及跨膈压能够确定该诊断;
7.贫血急慢性失血,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肿瘤侵及骨髓导致造血功能障碍,放疗后骨髓纤维化,化疗药物损伤骨髓造血功能,肾性贫血等均会导致贫血,呼吸困难是贫血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8.心理因素肿瘤患者因为疾患导致机体和社会功能发生急剧变化,极易焦虑/抑郁/缺乏幸福感/害怕死亡和孤独等,这些心理问题与呼吸困难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呼吸困难并不危险,只是劳累后的表现,很快会得以缓解。
首先配合呼吸训练:常见的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减少辅助呼吸肌的不必要的运动,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提高肺的伸缩性增加通气),自主控制呼吸或定时呼吸,使呼吸频率正常化。还可以手持风扇增加空气流动,作用机制是冷空气可冷却鼻腔受体,调节呼吸中枢的传入信号,以及提高自我效能,在呼吸困难发作初期使用特别见效。
药物治疗
1.阿片类药物
对慢性呼吸困难的疗效是得到公认的,吗啡,羟考酮,芬太尼均可选择。常规口服低剂量吗啡是一线治疗。同时加用润滑肠道药物,对抗其副作用。从理论上讲,以镇痛剂量给予的阿片类药物,应该同时能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率。
2.苯二氮卓类
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松弛肌肉,进而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呼吸困难与焦虑或惊恐症状相关的情况下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所以不推荐一线使用。
3.糖皮质激素作用非常强大,有抗炎/抗过敏/抗毒素/抗休克/免疫抑制等等,无论是雾化吸入还是短期的静脉滴注,都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但是激素易出现兴奋,失眠等,临床运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4.茶碱类
可以舒张支气管/抗炎/增加膈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5.异丙嗪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喘息。因较易进入脑组织,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与阿片类联合使用或者作为二线用药。
6.机械通气
可能同时改善通气和换气不足,必要时使用。
7.抗抑郁药,大麻素类等
有研究证实它们也能缓解呼吸困难,但需进一步证实。
李永红
肿瘤学硕士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肿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年度天门市一医“十佳医生”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持湖北省卫计委联合基金研究项目1项?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2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