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左肺下叶空洞影壁代谢较活跃,考虑肺癌;上纵隔、隆突下及左肺门淋巴结代谢活跃,C7椎体、左侧第11后肋及骶骨右份代谢活跃灶,部分见骨质破坏,考虑转移;双侧胸膜局部增厚代谢未见异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肺穿刺病理:腺癌。
.8.19开始“培美曲塞+铂”化疗,同时行颈部放疗(共20次)和“唑来磷酸”注射。基因检测报告:EGFR21外显子LR突变。
“培美曲塞+铂”联合化疗4周期后肿瘤控制良好,然后“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每3-4周一次)共13周期,在-01-28CT发现肺原发灶的大空洞重新被肿瘤堵塞并逐渐增大。于-02-21开始口服“吉非替尼”,到年3月,再度出现疾病进展。直接口服“奥希替尼””。-03-29返院复查MRI提示脑转移,PETCT发现肝脏、纵隔4L区淋巴结新发转移,疾病进展。-03-29~-05-28先后行脑部病灶放疗(PGTV45GY,4.5GY/次,5次/周)和全脑放疗(PTV30GY,3GY/次,5次/周)及体部病灶放疗(PGTV46GY,2GY/次,5次/周)。年9月复查,疾病再度进展,-09-18~-12-19第二轮化疗:“培美曲塞+铂+贝伐珠单抗”共4周期。年2月(44岁)起因疫情未能定期返院,院外重新口服“吉非替尼”,自年8月因胸痛加重改服“奥希替尼”1月,-09-11给予“贝伐珠单抗+奥希替尼”1次,效不佳。自-09-12患者自行口服“达克替尼”至今,症状明显缓解,-12-22复查病情控制满意,肺部肿瘤缩小,脑部病灶没有明显变化。该患者最初因颈部疼痛而住到骨科,经化疗、放疗后缓解了18个月左右,之后口服吉非替尼1年余,之后口服奥希替尼共3年时间。患者重新又重复了化疗、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和贝伐珠单抗累计1年时间,疗效并不满意。在发病7年1个月之后,治疗已进入困境,患者和家属自己决定尝试“达克替尼”,脑外病灶居然缩小了,患者PS评分也有明显改善。背后的机制还不清楚,请您发表高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