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副猪嗜血杆菌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的“助纣为虐”,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中,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下面谈谈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参考。   1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一些主要特性   1.1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1.2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据报道,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真实发病率可能为实际确诊的10倍之多。   

1.3该菌属于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该病多发。剪牙、断尾、阉割、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当圆环病毒、蓝耳病等全身性疾病发生时,猪只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会下降,副猪嗜血杆菌就会趁虚而入,造成混合感染。

  2猪副嗜血杆菌病在当前的一些表现   2.1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2.2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2.3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2.4猪群如存在其它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危害会加大,会加剧生产中保育舍的PMWS(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剖检病变   剖检这类病猪,几乎都有心包积水和纤维素渗出性肺炎等特征性病变。严重者肺脏和胸腔粘连,心肌与心包粘连呈绒毛心。心源性水肿,在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的后肢关节腔及关节腔附近皮下,多可见浅黄色冻胶状水肿液。   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还有肝,肺,脾,肠的外表有浆液性或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腔积液,腹水增多;肺炎,肺部病变多见于左右两侧肺的前叶,中叶和后叶,病灶部位呈暗红色,质硬,肿胀,出血与淤血,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四肢关节肿大,发炎,有热感,偶尔可见脑膜炎和心肌炎;该病多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而且常以不同组合出现,较少单独存在。

  3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分析   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种典行的“机会主义”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引发疾病。近年来,从患肺炎的猪中分离出猪副嗜血杆菌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与支原体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也与病毒性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这些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副嗜血杆菌与支原体结合在一起,患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肺的检出率为51.2%。   4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4.1猪副嗜血杆菌的敏感药物的药敏试验中在国内少有报道,但从实际应用效果反应来看,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有一定治疗效果,浙江大飞龙公司的泰妙奇治疗包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特效。   4.2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要点   4.2.1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猪副嗜血杆菌病效果不理想,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立即采用大群口服给药,个体猪只应用大剂量上述敏感抗生素对发病猪进行注射治疗,每6-8小时用药一次,同时对全群其它猪进行预防。   4.2.2该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轻的可以治愈,严重的无治疗价值,比如翻毛,消瘦,肋骨都露出来的那种,治疗意义不大,严重的瘦瘦就瘦死了。在猪场的生产实践中,预防该病的暴发才是上策,由于该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并发感染才发生的,常伴有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在饲料中添加科学的药物组合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如在仔猪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三仙汤2盒/泰妙奇治疗包2盒+增免排毒2kg+免异太5kg拌料斤连用7天至10天;疾病恢复期免异太最好拌料一个月,之后改用快大素长期饲喂,提升免疫力,促进生长,保护猪群健康

  4.2.3免疫:在猪副嗜血杆菌病严重的猪场,必要时可对猪群进行免疫,由于该病的血清型多,商品苗效果不确定,自家苗有一定预防效果;没条件的也可选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该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14日龄首免,21日龄后二免,每次1头份,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间隔。   4.2.4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在疾病流行期间有条件的猪场仔猪断奶时可暂不混群,对混群的一定要严格把关,把病猪集中隔离在同一猪舍,对断奶后保育猪“分级饲养”,这样也可减少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在猪群中的传播。注意保温和温差的变化。在剪牙、断尾、阉割时注射针对副猪嗜血杆菌较敏感的长效指针剂如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在猪群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可在饮水中加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如强力易舒宁等,同时在料中添加以上推荐药物组合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比如泰妙奇治疗包等)。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制,如同猪场其它任何一种疾病的防治一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强主要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选择有效的药物组合对猪群进行常规的预防保健、改善猪群饲养管理、重新设计猪舍。









































weixin77nx闃崇椏鏃╂硠鐨勭棁鐘舵湁鍝?
缁忓父鎶界瓔鑰抽福鍡滅潯鏇村彲寮曞彂涓鍙婅偩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zlff/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