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病例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1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28岁。

因右侧胸部隐痛20余天,咯黄染痰液10d,伴胸闷入院,既往13岁时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入院时体温37℃,呼吸次/min,血压/80mmHg(1mmHg=0.kPa),呼吸22次/min。右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右侧中下肺语颤明显减弱,叩之右下肺呈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腹部平,右上腹纵行手术瘢痕,长约7cm,腹软,右上腹轻度压痛,肝下缘在右侧肋缘下3cm。

X线胸部拍片检查提示:胸腔积液(图1)。

图1右侧胸腔积液

彩超检查提示:肝包虫囊肿;其他病变;肝脏形态失常,轮廓欠清晰,回声不均匀(图2)。

图2超声影像显示肝包虫囊肿

CT检查提示:右侧胸膜炎伴包裹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囊性病变(图3)。

图3CT检查影像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L,中性粒细胞0.68;总胆红素12.3μmol/L,谷丙转氨酶48U/L,谷草转氨酶29U/L。

诊断: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右侧胸腔积液。

患者入院后第7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开放式外囊次全摘除术(内囊摘除+肝包虫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病例讨论

该患者的诊断依据为:

1.有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

2.有刺激性剧烈咳嗽、胸痛,且咯出胆染痰液、黄色包虫碎片,甚至小子囊,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梗阻,往往合并感染,造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彩超检查声像图显示囊壁厚而收缩,外形不规则,囊内可见蜷曲的带状或不规则强回声。毗邻膈肌的囊壁与肝包膜、膈肌粘连增厚,膈肌活动受限,囊肿经膈肌有破口与胸腔相通,胸腔底部可见积液或子囊回声。

4.肝包虫囊肿的CT基本表现是:境界清楚、边缘光滑的水样密度影,或不均质的回声光团,内部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子囊的存在使内囊呈现出“轮辐状”、“玫瑰花瓣状”或囊膜剥离征象“飘带状”、“双环征”等。

5.MR检查发现肝顶部不规则实性病灶,浸润性生长,边缘欠清,多无灶边水肿。

6.X线片示右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右膈抬高或局限性隆起,右膈下可见气液平或气胆征。

7.包虫皮内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8.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肺等器官占位性疾病。

此外,实践证明,开放式外囊次全摘除、瘘口修补、乳胶管外引流是治疗肝包虫支气管胆瘘的有效方法。

本文由医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文献

1.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1例.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4:-.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vfmec.com/ysbj/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