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医院的好消息传来。
6月17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传来消息,大会公布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通过认证单位名单,医院榜上有名。据悉,本轮通过国家认证的,全国共有66医院,其中浙江省6家。
据了解,PCCM科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是推动全国呼吸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自年该项目实施以来,经历新冠疫情「战火」的洗礼,我国呼吸学科体系建设与能力在迅速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迈向标准化、同质化方向发展。
医院PCCM科认定,这标志着医院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上达到了新高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临床、科研方面成效显著,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科影响力以及服务社会、照护患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以此次认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推进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医院十分重视PCCM科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照PCCM科规范化建设考评标准,狠抓落实与整改。多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部署PCCM科规范化建设,提出要高标准、高水平建设PCCM科。同时,为积极响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号召,特此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月16日,国家PCCM科规范化认证专家组(上海交通医院张旻教授和上海医院韩锋锋教授)对我院PCCM工作进行线上评审。评审分为主会场远程汇报和分会场线上实地认证,分别在线上对包括:专病门诊、门诊综合诊疗室、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RICU、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等功能区域,患者吸入装置使用、用药依从性、长期随访、雾化吸入药物、患者教育与指导等进行全面考核。专家组对我院PCCM科项目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院内开展的随访制度、医共体制度及科室文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东阳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几年迅速发展,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强大而雄厚的人才和学科实力
医院的重要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金华市内规模最大、人才和技术实力最强的呼吸与危重症专科之一。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两个病区,固定床位张,有专业技术人员6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0余名(主任医师6名),硕士生导师1名。
科室开展气道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道肿瘤、肺部血管性疾病、呼吸道危重症、支气管镜诊疗、胸膜疾病等的诊治,是东阳市及周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心。配有无创呼吸机12台,多参数监护仪36台,呼吸内镜室有电子支气管镜4台,床边支气管镜1台,治疗镜1台,超声支气管镜1台。肺功能室拥有肺功能仪5台及FENO检测仪1台,与检验科、病理科合作可开展真菌、非典型病原体及结核、NGS等检查。睡眠监测室拥有睡眠检测仪器6台,可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慢阻肺专科开设戒烟门诊,科室历来重视健康宣教,长期开展慢阻肺和哮喘患者教育及医共体联合对慢性气道疾病进行联合管理。
学科设有亚专科——慢阻肺、哮喘、肿瘤、呼吸危重症与感染、睡眠等,还设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检查室、睡眠监测室等。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近30年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至今已开展一系列检查和治疗项目。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气管内超声技术,内科胸腔镜和经支气管镜下肺活检等介入技术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对肺部肿瘤、不明原因肺部阴影,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立体诊治水平。气管内支架植入及管腔内冷冻、高频电技术,使呼吸介入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推动进步的创新模式显现实力
临床-放射-病理互动的诊断模式应用,为疑难的肺血管、肺部肿瘤和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科室结合先进的呼吸监护和呼吸支持技术,显著提高了对各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高危肺栓塞等危重疾病的抢救水平。呼吸睡眠监测及压力滴定技术的开展,为睡眠呼吸障碍、鼾症的诊治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开展东阳医共体建设以来,该科积极参与,设立了诊疗组长担任卫生院主任,副组长担任卫生院诊疗组长的模式,医院结对帮扶,及医共体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极大推动了医共体的医疗水平。
癌中之王!最致命、难发现、扩散快!这些症状要当心……
4岁孙子在爷爷肚上玩耍,踩断爷爷肠子
专家说
健康生活,选对体检项目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